集中空調分戶計量國家標準GB/T29580-2013《時間法集中空調分戶計量裝置》經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審定批準已經正式發布,并于3月1日起正式實施。作為集中空調計費行業的首個國家標準,它為豐富完善建筑能耗管控行業發展提供了規范的技術標準和要求。
至此,與綠色建筑相關的標準又增加新的成員。自2006年首部綠色建筑綜合性評價標準《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發布實施以來,我國目前已實施或在編的綠色建筑相關的標準達20多項。政策的制定和行業標準的修訂完善對國家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具有重要引導作用??照{企業逐漸加大在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發力度,高能效、高性能成為暖通空調行業發展趨勢。
新標準引導節能建筑方向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在帶動和引領綠色建筑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大作用。為了完善標準自身的需要,更好地保障整個行業健康有序發展,2013年,相關部門對標準進行了修訂,提高了標準的操作性和實用性。據統計,2013年,全國冷凍空調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共對20項在制定及修訂標準進行討論完善,推動了技術的進步和行業的發展。
目前,很多國家都制定了適應本國國情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體系。這些標準體系通過對建筑的具體評估,來描述建筑的節能、節水及降低對環境影響等方面的效果,并不斷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據了解,目前在國際上影響較大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有:美國LEED、英國的BREEAM、德國生態導則LEB、法國ESCALE、日本CASBEE和澳大利亞NABERS等。
天津市環亞建筑工程環境質量檢測有限公司陳春培表示:"科學的評價方法可以對建筑進行準確的評價,提高消費者的環保意識,促進綠色建筑的推廣發展。由于我國在綠色建筑方面研究較晚,目前出臺的評價標準與其他國家相比需要不斷的完善改進。"
高效節能空調備受關注
在建筑節能中,空調對綠色建筑的貢獻不可小覷。因為在建筑能耗中,空調能耗占有很大的比例。
據了解,建筑能耗包括采暖、空調、熱水供應、炊事、家用電器等方面的能耗,其中空調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有40%-50%的比例,是建筑節能的重點。在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空調占據重要的分值,因此,采取措施降低空調能耗,在建筑節能,尤其是公共建筑節能中,具有重大意義。
節能環保政策和行業標準的修訂完善促進空調向節能環保發展。同時,冷水機組、末端市場、配件市場等在技術和材料上更加注重節能環保,使空調行業并呈現較快的發展速度。節能降耗成為廣大空調企業關注的重點,高性能、高節能的空調設備成為綠色建筑的新寵。綠色建筑的設計標識十分重視暖通空調的節能,地源熱泵、空氣能熱泵等節能技術被大力推廣并在各地節能建筑項目中廣泛運用。
空調在建筑節能中占有的比重比較大,節能的潛力也很大。從建筑節能措施來說,空調節能降耗是重要的工作,空調是否節能直接決定了建筑是否節能。對于意欲有所作為的空調企業而言,能否不斷推出響應市場的節能產品,并不斷提升產品的"能效比",是企業能否真正贏得消費者和市場的關鍵。
相關鏈接
與節能建筑有關部分標準
一、2013版的ANSI\ASHRAE62.1-2013《室內空氣品質基本通風標準》在合并了2010版標準和10個已發布的附錄基礎上,規定了商業及公共建筑的最小通風速率和其他要求,對區域空氣分布效率、加濕系統用供水品質及建筑層壓要求等作出了修改和調整。
二、2013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2012年印發《民用建筑能耗和節能信息統計報表制度》進行了修訂,同時要求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按照《報表制度》的有關要求,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執行統計。
三、2013年12月1日,《重慶市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設計標準》正式實施,根據標準規定,建筑內每個朝向外窗的窗墻面積比均不的大雨70%,屋頂透明部分的面積,不應大于建筑屋頂總面積的20%,并應采取適宜的遮陽措施等。
四、2013年11月,由全國智能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組織專家起草的《中國智慧城市標準體系》正式發布,該標準對智慧城市的定義、體系、功能特征、建設關鍵部署等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為我國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了依據。